PUA是指那些经过特别系统训练,深谙两性相处之道的男性,后来泛指精通吸引异性方法的人和其相关行为,PUA 全称“Pick-up Artist”翻译是“搭讪艺术家”
PUA 其初衷为帮助情感焦虑的群体学习两性相处之道,之后,PUA 已从简单的搭讪层面扩展到两性交往的整个流程,后被戏称为“泡学”,其含义转变为一种处心积虑、有计划有步骤的“情感虐待”,核心在于造成被 PUA 者自我怀疑、导致认知扭曲产生自卑、自责情绪。
PUA 文化肇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的美国,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风靡全球,形成了 Speed Seduction(快速勾引流)、催眠流、MM 流(俗称“迷男方法”)、Cocky&Funny 流(或称无耻搞笑流或逗逼流)、Real Social Dynamic 流(或称“万人迷流”)等流派。
PUA于二十一世纪初传入我国,被推向商业化,并逐渐在青少年群体中越轨为 PUA 犯罪亚文化。
PUA 文化对社会影响较深,相关社会恶性事件频发。
PUA 的形成
近年来,PUA 变味为在网上学习交流如何榨取女性、歧视女性、物化女性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,Pick-up 作为新俚语在美国年轻人群体中流行开来,其特指通过和陌生人接触并建立性关系。
二十世纪六十年代,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·艾利斯在其著作《性/诱/惑的艺术》书中认为,克服了内在思想,男人就能克服不自信,成功地搭讪到女人,并将这种男性描述为Pick-upper of women,于是,Pick-up 这个原意为“捡起”的词便成为了一种搭讪方法。
到七八十年代,美国作者埃里克·韦伯出版了《如何泡妞》,詹姆斯·托贝克自导自演的一部喜剧电影《泡妞专家》,都推动了 PUA 文化在美国的广泛传播。
上世纪90年代,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全球化的加剧,PUA 亚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便捷,传播范围更加广泛,PUA 的热潮达到顶峰。
2005年,尼尔·施特劳斯写的《游戏:搭讪艺术家的秘密协会》登上《纽约时报》畅销排行榜一个月,可见该类搭讪艺术受到人们的欢迎。同年,Neil Strauss 的著作《把妹达人》把猎艳游戏分为两个环节:即所谓的内心游戏和外在游戏,内在游戏即为自信、幽默,不怕失败的个人特质,而外在游戏为操/控/女/性的具体技巧。
2007年,美国综艺节目《把妹达人》播出,剧中男性们在教导下把每个周围的女性都当做猎/物。
PUA 的影响
恋爱 PUA
2019 年 10 月 9 日,北京大学法学院女生包某在北京市某宾馆服药自杀,送医救治期间被宣布“脑死亡”,2019 年 12 月 12 日南方周末发表的一篇名为《“不寒而栗”的爱情: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》的报道。
这些被报道的案件引发了争论,对亲密关系中的 PUA 道德与违法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职场 PUA
2020 年 7 月 28 日,朝阳法院通报了一起“职场 PUA”典型案例,该案件中,李先生入职某参阅企业,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每周工作6天,工作时间为10时到22时。
而在其完成工作后,经常被以锻炼新人名义被指派去打扫卫生,经常到凌晨才下班,在休息日仍不断接到餐厅经理微信或电话,而申请休假回家也被拒绝,这是一种典型的“美化压榨”套路,违法延长工作时间。
高校 PUA
一位在读博士刘某某以长达 1000 多页的举报其导师,该导师杨某违反学术道德师德、骗取国家“青千”等称号和科研基金以及对自己实行精神 PUA 和压榨,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。
刘某某称导师杨某未给予他任何指导,独自撰写论文并在SCI行业顶级期刊发表,而导师杨某却让其将通讯作者和第二作者给他,将其老婆加入共同作者,杨某还强行霸占了他的多篇论文。
非法获利
2015年5月,江苏网警查处了全国首例违规违法的 PUA 信息行政案件,该案件中,违法人徐某通过开设“极恶联盟”网站,非法售卖共计 2000G 网盘容量的 PUA 教程,内容以“自杀鼓励”,“宠物养成”,“疯狂榨取”为卖点,将女性直接称之为“猎物”,“宠物”,利用 PUA 进行非法获利,也引起了大众对 PUA 问题的法律思考。
两性交往
PUA 导致男女交往的目标逐渐从建立“长期关系”异化为建立“短期关系”甚至是“网络约/炮”,甚至一些 PUA 课程教男性如何找女性伴侣,也会教女性如何找男性伴侣,使得许多男女交往存在道德感失效、偏差性行为,甚至无法再培养健康的两性关系。
相关法律
针对以上不良现象,国家也开始依据相关法律,对 PUA 犯罪行为进行规制和惩罚。